個稅申報的本期收入怎么填
在申報個稅時,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(扣繳端),每位員工的工資薪酬數據都設有單獨的一張數據表,企業需要正確錄入.
根據數據表中的邏輯關系,簡單的概括一下,用員工的收入額減去扣除額,得出應納稅所得額,個人所得稅就是根據這個應納稅所得額進行計算的.
因此,收入額,也就是表中的"本期收入",就是企業向員工發放的不包含任何扣除項的金額.
扣除額在表中的其他對應欄目中進行填寫.一般來說,企業需要手工錄入的扣除額包括專項扣除與專項附加.專項扣除就是俗稱的三險一金.專項附加為新個稅法規定的六項專項扣除.
上述項目正確填寫后,系統計算每位員工的個人所得稅,企業進行代扣代繳.因此,企業需要對應各個項目,正確錄入收入與扣除金額.
個稅申報報的是哪個月的個稅?
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,都應當在第二個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,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記得要申報和繳納.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》規定: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,應納個人所得稅:一、工資、薪金所得.二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、經營所得.三、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、承租經營所得;四、勞務報酬所得.五、稿酬所得.六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.七、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.八、財產租賃所得.九、財產轉讓所得.十、偶然所得.十一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.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:一、工資、薪金所得,適用超額累進稅率,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.
第九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,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,都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,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.工資、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,按月計征,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,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.特定行業的工資、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,可以實行按年計算、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,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.個體工商戶的生產、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,按年計算,分月預繳,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預繳,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,多退少補.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、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,按年計算,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,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.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、承租經營所得的,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十五日內預繳,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,多退少補.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,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,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,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.